1988年4月13日,海南成為了中國最年輕的省份和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。號角一吹響,不少熱血青年、改革闖將、嗅覺敏銳的投資者紛至沓來。自此,這個中國南端的邊陲之地,成了當時的“淘金勝地”,“闖海人”一詞也應時而生。
“闖海人”來自不同的地區,出生在不同的年代,卻都同樣懷揣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,汪澤忠就是其中一員。1988年,17歲的他帶著120元從四川巴中出發,輾轉貴陽、廣州、海安,折騰了三天四夜到達海南。一路下來早已身無分文,夜晚只能鉆到麻袋里休息。
開始總是困難的。在海南,他搬過鋼筋、扛過肥料、跑過摩的也開過大貨車。摸爬滾打,直到2004年,他發現吊裝這個行業有錢賺,于是和兄弟們湊錢買了一輛二手吊車,并成立了海南誠信豪達機械設備租賃有限公司。
汪澤忠認為,他從做貨車到做吊裝,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但其實,每一個人做的每一個決定,都跟當下的環境都有著深刻的聯系。
因業務發展需要,他在2020年5月購買了一臺三一的80噸吊車。汪澤忠說:“這臺車到位后,司機跟我說,這臺車很好操作,售后也很好,基本上是隨叫隨到。”于是過了兩個月,他又添置了一臺50噸、一臺55噸。
今年,海南要建設自由貿易港,汪澤忠又接了很多活,為了干更有技術含量的活,他一舉拿下了海南省最大的輪式起重機SAC6000T7-8:“這臺車是我為了進軍大噸位市場特意購買的,它要高度有高度、要跨度有跨度、要吊重能吊重,我從想買到下單,只花了不到一天時間,沒有一點猶豫。”
汪澤忠回憶道:“剛到海南的時候,想有一輛自行車都不錯了,當時人家騎了一個摩托車,我去那里摸摸摸,心里在想我什么時候有錢也可以去買這么一輛摩托車,不敢想,根本也沒有想過自己會擁有600噸的吊車”。
對于這臺車的使用,汪澤忠的心中早已有了規劃。“600噸的適用范圍很廣闊。接下來,這臺車將投入到橋梁架設、塔吊拆裝、風電及大件吊裝等項目中,助力海南的建設。”
在經歷了34年的風雨洗禮之后,他已經是海南吊裝行業可以獨當一面的領軍人物,雖然不再年輕卻依然胸懷激情:“今天,我的根已經深深扎在海南,我的孩子出生就是海南人,并都從事吊裝行業,我堅信,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,一定會把海南建設得更美好。”汪澤忠說。
聲明:本文系轉載自互聯網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,請立即與鐵甲網聯系,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,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。
不想錯過新鮮資訊?
微信"掃一掃"